close


發問區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 熱門: 吃醋星座 濃茶少喝 電子發票 過勞 解夢 主題 習俗與禁忌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休閒嗜好> 寵物> 鳥 收藏至知識團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誰可以告訴我燕子的一生? 發問者: 羽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09-09-26 21:39:55 解決時間: 2009-10-11 21:43:01 解答贈點: 12 ( 共有 1 人贊助 ) 回答: 4 評論: 0 意見: 0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8% 共有 8 人評價 我要的是家燕,就是會在牆角之築巢的那種。 圖片可要可不要 (最好有,我要參考~"~) 越詳細越好! 另外,如果有相關的小故事麻煩也附上。 謝謝拉~~ 2009-09-26 21:52:09 補充 我只要「家燕」, 其他你說的種類文我已經看過了~"~ 2009-10-03 19:04:33 補充 對了,常常在下雨前都會看到百燕齊飛, 那牠們的巢在哪呢? 最佳解答網友票選 回答者: 穎仔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9-09-26 21:45:00 [ 檢舉 ] 燕科全世界有20屬,75~80種。紐西蘭和南、北極地方以外,其餘均有分布。 分布於北方燕子,幾乎為候鳥。南方者大都為留鳥。 頸短,呈流線形;雙翼狹長扁平呈三角形,口腔大;腳短而弱等特徵則和胡燕相似,惟兩者均只在空中飛翔中覓食昆蟲生活相同。羽色為黑、綠、青、褐色等;多數帶金屬光澤。大部份種類胸、腹部和腰部為白色,或淡色。雌雄同色,或大抵同色。 飛行快速巧妙且姿態優美。經常成群盤旋於空中,開大口捕食空中昆蟲。除了築巢時在地上銜取泥土以外幾乎不下地上。步行遲鈍,水浴亦飛翔時和水面接觸的程度。通常棲止於小樹枝、電線,或蘆葦等,群棲群飛,尤其秋季則成大群來臨。 燕子的種類非常多,傳統裡,我們在古書書中所認識的燕子,牠有一個「家燕」的專有名詞,牠以雪白的肚子與大剪刀似的尾巴與其他的燕子區分。家燕的稱呼其來有自,在諸多燕子裡面,牠的棲息環境與人的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牠們經常把巢築在住家的騎樓屋角;在現代社會,少有鳥類會如此不畏懼人,而刻意去接近人類的。在鄉下地方,除了騎樓屋角之外,廳堂的日光燈上也是牠們樂意築巢的地方,家燕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吉祥物之一。 燕子的體態輕盈細小,郤擁有一雙修長的翅膀,部分燕子例如雨燕的翅膀長度更超過尾巴的羽毛,故展翅時呈彎月形,這種獨特的形態是非常智慧的設計,有助牠們在空中滑翔。燕子在飛行時,一般都會拍翼和滑翔交替進行,以減少能量的消耗,以便牠們作長途飛行。各種燕子當中雨燕的速度和耐力最驚人,可以整天來回不休的飛行,最快速度每小時可達240公里 。 亞洲地區的燕子大多在五至八月間繁殖,牠們年產兩窩,每窩產蛋四至五枚 。一般由雌鳥孵育,亦有部分燕子雌雄輪替保護燕蛋,經過十四天左右,雛鳥便會破殼而出。在僅可容納幾隻小雛鳥的窩居之中,父母總站在巢邊守候 ,即使要外出覓食,雌雄燕子都會互相輪替,不會獨留子女在家。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之下,小燕子經過三星期的飛行訓練,便可離巢高飛,開展自己的獨立生活。在這個生命循環之中,充分體現父母對子女的無條件愛護,就是如此原始和純真。 高速飛行捕手,燕子的嘴巴扁平、短小而嘴基寬,故能把嘴巴張得很大,牠們只要在飛行時張開口,便能把空中的蚊、蠅等小昆蟲都收到嘴裏去。而燕子的特別口腔結構,把小虫混和唾液儲存在咽喉後的糧倉,好讓牠們把食物帶回巢去餵飼雛鳥,其每月捕食昆蟲量之多,更數以萬計。當燕子口渴時,牠們就像蜻蜓點水般在水面滑過,濺起水花,把水點送進嘴裏。 由於燕子的飛行需要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營養豐富的食物是補充體力最佳的來源,因此極大多數的燕子屬於雜食主義者,同時攝取多種食物來提高覓食效率。 赤腰燕(家燕)與洋燕也是捕食飛行昆蟲的高手,不斷擺動的翅膀與開闔自如的尾羽使牠們成為技藝超群的飛行員,來回穿梭於空中搜尋飛行的昆蟲。 燕子一天到晚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是做什麼? 其實牠在天空作長時間的繞飛,是為了吃東西,一天燕子需要吃掉約500隻蚊子及蒼蠅才能不餓肚子,相當驚人,而牠的捕食方式就是用嘴巴當捕蟲網大口的在空中上下左右不停的搜蟲子。 一隻燕子整個夏季平均吃掉50~100萬隻蟲蟲的需求,每年春夏之際,燕子開始為繁殖的事忙碌,親鳥經常成群出現在鄉間田園覓食,哺育在民居屋簷、牆角巢中的幼雛。燕子育雛一般每小時8~14次,1小時內最多達36次,而多數的燕子在繁殖季內,幾乎都能繁殖兩窩,每窩4~5個蛋,有些個體甚至一季可以產3窩,依此估算,燕子在夏季要吃掉的「蟲蟲大餐」數量驚人! 燕子的食物主要以蚊蠅和小蟲為主,但體型大的蜜蜂、蝴蝶、蜻蜓、椿象也不放過,空中捕食計數高人一等,親鳥除了要填飽自己的肚子之外,每天還要餵食嗷嗷待哺的雛燕最多高達180次,一隻燕子整個夏季平均大約可以吃掉近百萬隻蟲蟲,難怪過去農業社會中歡迎燕子的到訪,為農作除害。 燕子另一個受歡迎的原因,是喜歡將愛巢築在民居周邊,傳說會帶來好運。 我只知道他的簡介...跟一些網路查的資訊...不知是否有幫助... 參考資料 網路! 2009-09-28 19:53:51 補充 家燕 目名:雀形目 學名:Hirundo rustica 科名:燕科 身長:17公分 遷徙:夏候鳥 簡介:北半球最普遍的留鳥,除了極地與海洋性島嶼外,分布世界各地,嘴小、頭大,雙翼尖長,尾羽分岔甚深,下方有半月形白斑,身體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額紅褐色,喉亦紅褐色,上胸有黑色橫帶。腳足皆短而無力主要棲息於空中、岩石、峭壁、電線、建築物上。 特徵:生性好群居,飛行力甚強,能巧妙地反轉而非。通常於空中邊非邊捕食,築巢於砂質峭壁、石壁或屋簷、橋樑下。 食性:以飛行中的昆蟲為主食。 觀鳥點:通常在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電線上可見其蹤,特別是在春秋兩季的黃昏時分大量出現。 2009-09-28 19:53:56 補充 資料來源:http://taiwan.yam.org.tw/tbc/bird7078.htm 家燕春回繁殖地時,通常是雄者先到達巢區,然後在巢區附近上下飛舞,不停地鳴叫,以取得後來雌者的青睞。 家燕築巢習慣: 家燕巢大部份呈半碗狀,一側覆於牆上,開口向上,少部份呈圓碗狀,立於燈架或木板上。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4/2006041017265216.pdf 有更詳細的資料 相關詞: 燕子築巢, 燕子論壇, 燕子吃什麼, 養燕子, 燕子圖片, 燕子綜合論壇, 燕子低飛, 燕子的資料, 燕子幼鳥, 燕子李三 燕子, 燕子, 家燕, 洋燕, 北極地方, 小燕子, 紐西蘭, 飛行, 胡燕, 空中昆蟲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3 ) | 意見( 0 ) | 評論( 0 ) 發表你的評價 收藏至知識團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刊登贊助網站 相關贊助網站 購買印尼燕窩 直接購買來自印尼公司,信用卡 & Paypal Accepted www.reygroups.com 相關問答 [ 其他 ] 摩爾莊園-燕子的換算 [ 鳥 ] 燕子一季可以生幾胎阿? [ 鳥 ] 燕子在我家屋簷下築巢 [ 鳥 ] 為啥燕子喜歡築窩在門的出入口? 15點 [ 鳥 ] 燕子一季可以生幾胎阿? [ 生態 ] {{生物}}有關燕子的問題 更多 其他回答(3) 意見(0) 相關評論(0) 001 回答者: 玉雯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9-09-26 21:47:14 [ 檢舉 ] 燕子是我們一般人相當熟悉的鳥類,可是大多數的人卻不知道在臺灣可以看到六種的燕子,分別是家燕、洋燕、赤腰燕、棕沙燕、灰沙燕及毛腳燕。其中,灰沙燕是過境鳥,其餘五種在臺灣有繁殖紀錄。家燕在臺灣本島雖然有繁殖的紀錄,但是一般的資料記載,認為家燕只在臺北、新竹及宜蘭等地區繁殖,其實在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地區,許多住家的騎樓都有家燕築巢繁殖,一般每個巢會有四隻小鳥。對於臺灣本島而言,大部分的家燕是過境鳥,牠們夏季在西伯利亞、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地區繁殖,冬季在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及婆羅洲等地區過冬。 家燕往南遷徙時,因為受到巴士海峽的阻隔限制,在恆春半島有明顯停棲過夜的現象,根據最近二年的調查資料分析,南下的過境期自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在七月至八月的主要過境期,每天數量約有三、四千隻,高峰期可達六千隻至八千隻,最高單天紀錄一萬二千隻以上。家燕過境的數量龐,1997年秋季自6月底至9月中旬止,在恆春市區調查夜棲的家燕,數量多達十四萬隻。1998年秋季自5月底至8月初,過境數量已經達到二十三萬隻,這是繼紅尾伯勞、鷺鷥類、猛禽類及雁鴨類之後,在恆春半島所發現的數量最多的鳥類,也是恆春地區又一項發展觀光遊憩的新資源。 幾年前,過境恆春地區的家燕主要夜棲點在恆春城南門外恆南路的住宅區巷道內,牠們停在巷道內電線桿之間的電線上休息過夜。 自1997年起,因為部份居民厭惡家燕排下的糞便,而加以驅趕,近二年的主要夜棲點換了位置,是在恆春城內的福德路及新興路一帶,當然,還是為了糞便的問題,又有民眾會驅趕牠們,不同的是,在新的夜棲點數量一直很穩定。 觀賞家燕的最佳季節是七月至八月上旬,時間則是傍晚時分(約在下午七時左右),家燕飛到夜棲地在空中經過幾度的盤旋之後,再一一的降落在街道內的電線上,停滿時每隻家燕棲息的間隔距離約十公分左右(數量很多時,間 隔距離會隨著縮短),先停落的家燕之間空間太小時,後來的家燕便會被驅離,另行找位置停棲,大約在天黑以後家燕就全部停落完畢。夜裡牠們幾乎不會活動(當然,若是受到干擾,就會重新找位置停棲。),只是偶爾整理羽毛、伸展翅膀或轉身。翌日,天亮以後,牠們就一批一批的飛離開,白天只能看見牠們在地面上留下的幾條白色糞便的痕跡。 根據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秘書彭國棟先生「南投縣名間鄉新街村過境家燕集群之初步觀察及檢討」乙文,每年三、四月間在南投縣名間鄉,過境夜棲在甘蔗園的家燕,每天的數量可以達到一、二萬隻。位於臺灣中部的南 投縣名間鄉及南部的屏東縣恆春鎮,是目前所知家燕北上及南下時,過境臺灣的二處主要的夜棲地,當然也是二處發展季節性生態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參考資料: 彭國棟。南投縣名間鄉新街村過境家燕集群之初步觀察及檢討。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然保育季刊第十五期p.39~45。 002 回答者: shenggo ( 研究生 1 級 ) 擅長領域: 鳥 | 居家百科 回答時間: 2009-09-26 22:47:07 [ 檢舉 ] 家燕啊,牠是我們熟知的候鳥之一,每年春季都會有大批的族群飛來台灣繁殖,分散到全台各地(以平地居多),當然您平常在市區見到在飛行的,或在屋簷下築巢的燕子,牠就是家燕,到了秋天牠們很奇妙的會在恒春集結,然後飛往南洋的渡冬區渡冬,隔年的春天再飛回來。 說個去年的小故事吧,2008年4月在這個早餐店的屋簷下,築了兩個鳥巢,有個晚上其中之一,被不明人士破壞,我們看了都很心疼,早餐店老板請了好朋友拿來紗網並用釘子把懸在電線上未掉落的巢材掛回去,家燕也知道善心人士的用意,繼續修補後並繁殖下一代。 同樣場景的個人觀察,那兩個鳥巢在今年同樣有燕來繁殖,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巢的幼鳥全數離巢後,隔天又有另一對隨即進駐,並且育雛直到順利離巢。 這是鳥友的觀察記錄及討論,給您參考。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24789 003 回答者: 世世如意 ( 實習生 5 級 ) 代表知識團: 大頭鳥鳥世界 擅長領域: 鳥 | 時事 回答時間: 2009-09-27 09:16:53 [ 檢舉 ]   資料來緣:http://baike.baidu.com/view/29817.htm 此網址沒病毒   燕子(Swallow)---报春使者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74种鸟类的统称。少数种(包括岸燕)俗称马丁燕。形小,翅尖而窄,凹尾,喙短,足弱小。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燕消耗大量的时间在空中捕捉昆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在树洞或树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把泥黏在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有时卵有斑点。除最寒冷地区和极偏远的岛屿外,世界性分布。温带种包括远距离迁徙的候鸟。家燕(Hirundo rustica)的喉和额棕色,头蓝色,叉尾,迁徙范围几遍世界;美国的亚种称仓燕,可在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石燕属(Petrochelidon)10种,筑长颈瓶形的泥巢,加利福尼亚的红石燕(P. pyrrhonota)有强烈的归还本能。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本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18厘米。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呈辉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世界有楼燕、白腰雨燕、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脚燕等20多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属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属鸣禽。不同种类的燕子形态也不一样。楼燕体形稍大,飞得高,飞行速度快,全身黑色,发金属光泽,鸣声十分响亮,它喜欢在亭台楼阁古建筑的高屋檐下为巢;家燕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筑巢,最喜接近人类。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17.htm 1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5/31起取消初學者HTML編輯功能 HOT! 拍賣 | 鳥飼料 寵物美容 鳥籠 最新鳥 發問中 已解決 鸚鵡搶飼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猜猜我是誰? 的頭像
    猜猜我是誰?

    猜猜我是誰?

    猜猜我是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